&esp;&esp;周长史一下子猜出忠顺王所想,低声道:“王爷,荣国太夫人尚在,只怕不好作成。”
&esp;&esp;“那死老婆子可以回金陵嘛,既然没人在京中为官享爵,不回金陵做什么?”忠顺王冷笑一声,阴侧侧道:“现在朝廷财用窘迫,荣国府宅财货充入官帑,一纾国难,才是正理。”
&esp;&esp;“王爷,此举终归有损圣德,王爷如暗中谋划此事,只怕为圣上所忌。”周长史规劝道。
&esp;&esp;忠顺王眉头紧锁,脸上笑意敛去,目光深沉,他必须承认,周长史所言在理。
&esp;&esp;却是想起先前天子在朝堂上的澹漠目光,虽无好恶,但却有一种雷霆悬而不落的冷酷。
&esp;&esp;忠顺王想了想,森然道:“那就先便宜荣国府了。”
&esp;&esp;周长史道:“王爷勿怒,等战事一起,那时自有那位的好看!”
&esp;&esp;忠顺王点了点头,转而抬眸看向戏台上的琪官儿,低声道:“琪官儿他也立了大功,明个儿将西洋进贡的珐琅玻璃瓷瓶,还有暹罗国进贡的佛珠、玉佛,挑几件赏了他。”
&esp;&esp;第464章 黛玉:快,快帮我擦擦……
&esp;&esp;梨香院
&esp;&esp;厢房之中,橘黄色灯火在室内如水散逸开来,一股静谧至极的氛围油然而生。
&esp;&esp;薛蟠正在屋里坐着,一手扶着桌子,磕着瓜子,丫鬟以及婆子在一旁帮着打点行囊。
&esp;&esp;“珩哥儿,屋里请。”庭院中,薛姨妈笑着伸手相邀。
&esp;&esp;“姨妈先请。”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轻声说着,然后与薛姨妈身旁的宝钗对视一眼,四目相接之间,宝钗脸颊悄然浮动上两朵红晕,杏眸闪过一抹慌乱。
&esp;&esp;无他,却是某人在身形交错,趁前面的薛姨妈不注意,突然拉了拉宝钗的小手,旋即迅速离开。
&esp;&esp;薛姨妈这时正掀着帘子,要往屋里走着,倒也没有留意身后的动静。
&esp;&esp;贾珩也只是蜻蜓点水的一拉即收,只是见宝钗原本清冷如雪的脸蛋儿,在轩窗稀疏灯火下,红晕浮起,嫣然明媚,那娇羞中带着嗔怒的模样,实是颇为有趣。
&esp;&esp;几人进入厢房,刚刚在花厅中站稳,薛蟠欢喜的声音先已传来,“珩表兄,你可算是来了,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。”
&esp;&esp;贾珩抬眸看向面带笑意的薛蟠,转而看向正在收拾的丫鬟和婆子,寒暄道:“文龙,这是收拾着呢。”
&esp;&esp;薛蟠道:“明天不就去五城兵马司,收拾几件换洗衣裳,路上带着。”
&esp;&esp;薛姨妈笑了笑,说道:“珩哥儿,别站着,坐下说。”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在绣墩上坐了,打量着薛蟠,笑了笑道:“文龙的伤看着倒好利索了。”
&esp;&esp;“好的七七八八了,只是一坐下还有些疼。”薛蟠道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在司狱所,并不做苦役,只是一些寻常的琐碎事务。”
&esp;&esp;薛姨妈关切问道:“不是说要去修城墙、清沟渠?”
&esp;&esp;贾珩解释道:“司狱所不会滥役刑徒,再说文龙的体格,瞧着也健壮不少。”
&esp;&esp;薛蟠扯了扯薛姨妈的衣袖,道:“妈,你放心好了,珩表兄不会让我吃苦头的。”
&esp;&esp;心道,珩表兄是那司狱所上头的上头,人家不看僧面看佛面,不说好吃好喝招待着他,起码不会为难于他。
&esp;&esp;另外一边儿,宝钗接过莺儿递上的茶盅,也不言语,静静听着。
&esp;&esp;这时,薛蟠铜铃般的眼眸骨碌碌转了转,看向贾珩,叹道:“珩表兄,我这一走,妹妹年岁又小,妈也上了年纪,家里里里外外也没个照应,还望表兄多多费费心才是。”
&esp;&esp;此言一出,薛姨妈原本正微笑着听着叙话,感知着宛如临终托付的语气,脸色变了变,恼道:“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,你不是半个月就回来一次,这给眼前儿一样。”
&esp;&esp;薛蟠苦着脸道:“妈,我这半个月回来一趟,回来吃顿好的,睡一觉,能济什么事?”
&esp;&esp;薛姨妈:“???”
&esp;&esp;转念之间,倒也明白自家儿子的“良苦用心”,如今珩哥儿在官面上位高爵显,权势显赫,家里的生意还真的需要仰仗于他。
&esp;&esp;“文龙放心。”贾珩放下茶盅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