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自从宝钗过了生日后,已达及笄之龄,薛姨妈为自家女儿谋划终身的心思又再次浮起来。
&esp;&esp;“好了,乖囡,我不是发愁吗?”薛姨妈笑了笑,连忙拉住作势欲走的宝钗,笑意盈盈说道:“珩哥儿媳妇儿这几天常常留你在东府说话,如是提起你的大事,你也留意着,实在不行,我这几天往她那边儿勤走动走动。”
&esp;&esp;宝钗螓首垂下,白腻如雪的脸蛋儿满是羞意,低声道:“妈,珩嫂子留我只是说说话,也没说什么。”
&esp;&esp;“乖囡,你爹去的早,你姨那里自家的事儿都焦头烂额,也使不上力,咱们自家的事儿,还是咱们自家操心。”薛姨妈拉着宝钗的手,轻声道:“妈就是舍上这张老脸,也不能让你耽搁了,你不知道,你大姐姐她说着要出家。”
&esp;&esp;可以说,元春对薛姨妈造成的震动是触及灵魂的,二十出头的老姑娘,高不成、低不就,说耽搁就耽搁了。
&esp;&esp;宝钗凝了凝秀眉,被吸引了注意力,诧异道:“妈,大姐姐这是怎么一说?”
&esp;&esp;“你别和旁人说,是你姨和我说的,你表姐时常买着一些佛经来看,前天,还到你姨那里找了一本孤本的佛经。”薛姨妈低声说道。
&esp;&esp;宝钗:“……”
&esp;&esp;抄写佛经?
&esp;&esp;她看着表姐今天还兴高采烈说着珩大哥的事儿,不像是要出家的样子呀,这怎么……
&esp;&esp;饶是少女心思慧黠,仍是百思不得其解,或者说一时间就没往旁处想。
&esp;&esp;事实上,这几天元春已经开始为将来“带发修行”做了铺垫,只是王夫人还压制着风声,甚至还想着等贾珩回来,再劝说着元春。
&esp;&esp;薛姨妈叹道:“她也不容易,只怕是前后一折腾,也心灰意冷了,那甄家两个丫头,当初和她是一块儿长大的,现在一个亲王妃,一个郡王妃,你说她心里能好受?”
&esp;&esp;宝钗蹙了蹙眉,轻声道:“不是说珩大哥帮着表姐……”
&esp;&esp;“那哪是好找的。”薛姨妈叹道。
&esp;&esp;就在这时,忽而听到外间传来一道瓮声瓮气的声音,“妈,谁要出家?”
&esp;&esp;分明是薛蟠的声音。
&esp;&esp;不多时,就见薛蟠高一脚、浅一脚的进来,一张在司狱所吃的胖乎乎的圆脸,因为喝酒,红扑扑如猴屁股一样,眉眼间更是带着繁盛笑意。
&esp;&esp;“蟠儿,怎么喝这么多酒,你瞧你这一身酒气!”薛姨妈见得薛蟠,先是一喜,旋即皱了皱眉说道。
&esp;&esp;薛蟠嘿嘿笑道:“妈,又在操心妹妹的婚事了。”
&esp;&esp;薛姨妈,宝钗:“……”
&esp;&esp;薛蟠近前,拉了一张凳子坐下,摇着大脑袋,说道:“妈,你听我说两句。”
&esp;&esp;这时候,薛蟠也是借着一股酒意,打算将心底一些想法给薛姨妈说说。
&esp;&esp;薛姨妈脸色一黑,恼怒道:“混账东西!吃多了酒就来胡吣,同喜,同贵,拉着他出去醒醒酒!”
&esp;&esp;“妈,我刚才可听了有一阵儿了,妹妹也大了,我爹去的早,我这个当哥哥的不操心,谁操心?”不等同喜、同贵来拉,薛蟠铜铃大的眼珠子瞪起,低声说道。
&esp;&esp;薛姨妈听了这难得一见“懂事”的话,只觉心头又喜又恼,叱责道:“你个小孩子,懂个什么?你自己的心都操不好,还操别人的心?”
&esp;&esp;这时,宝钗羞道:“妈,我先回屋去了。”
&esp;&esp;“妹妹别走,我这十天半月不回来一回,下次就要月底了。”薛蟠连忙唤道。
&esp;&esp;宝钗一时间,秀眉蹙起,抿了抿粉唇,心思也有几分复杂。
&esp;&esp;薛蟠叹了一口气,道:“妈,咱们不说入宫待选的事儿,那谁也没法子,就说现在,也是我连累了妹妹,如今但凡是京里的好人家一打听,我在牢里坐着,没有人不打退堂鼓的。”
&esp;&esp;碰到他这么一个摊上人命官司的哥哥,京中有权有势的好人家,不愿意招惹麻烦。
&esp;&esp;碰到一些普通人家,别说他看不上,妹妹也看不上。
&esp;&esp;此言一出,薛姨妈和宝钗都是陷入短暂安静。
&esp;&esp;或者说,薛蟠的话原本就有一些道理,只是薛姨妈先前不愿直面。
&esp;&esp;